[goodies] Nikon D800 實際使用心得
.
[Nikon D800。135 片幅史上最高畫素、耐候機身防滴防塵、完整影片攝影機能。]
加機身把手後就好很多 (可是這次把手好貴)。
[哲學之道上的年輕人。拿用白鏡頭的女生後來還幫我們合照,是善良的愛攝影的和服正妹]
錄影的按鍵十分就手,
可見設計上動態已經是考量的重要點之一。
不過對習慣其他機身的我來說,
目前還常常會跟 Mode (模式切換) 按鍵搞混。
另外很可惜 AF-S (單次對焦) / AF-C (連續對焦) 的硬體切換被取消合併了。
其他跟 D700 比起來差不多。
那接下來說說摸不到的、使用上的感受吧。
[ISO 2000。京都的先斗町是鴨川邊上料亭密集的小弄,很有一番風味]
[澎湖的彩虹橋,ISO 25600 拍攝。這也是 D800 的極限了]
而三千多萬畫素的優勢在裁切時十分明顯,
讓人幾乎可以把小望遠鏡頭當大砲使用。
[站在岸邊,用 70mm 的小鏡頭拍攝,裁切後就可以得到這樣清楚的相片]
就相片成果的素質來說,
D800 真的很不錯。
細節豐富、寬容度高、畫素極大。
但是很確定的是,手上的 D3 老雖老矣,
卻尚不能被 D800 取代。
我給這台相機一個『推薦』的評價,
不過個人覺得新手不要期待拿到了後就搖身變為大師。
[Nikon D800。135 片幅史上最高畫素、耐候機身防滴防塵、完整影片攝影機能。]
4/24 拿到以後,這小鋼砲已經跟著我跑過澎湖、新竹,以及日本京都,
我想可以寫一些簡單心得了吧。
先講講可以感受到的外在硬體部分吧。
拿到 D800 第一個感覺就是比 D700 更小、更緊密的機身安排。
縮小的體積跟減去的 10% 重量,對出門在外時是加分的;
不過其實握感是不及以往的中階機身的,因為小拇指的部份會顯得很窘迫。加機身把手後就好很多 (可是這次把手好貴)。
[哲學之道上的年輕人。拿用白鏡頭的女生後來還幫我們合照,是善良的愛攝影的和服正妹]
錄影的按鍵十分就手,
可見設計上動態已經是考量的重要點之一。
不過對習慣其他機身的我來說,
目前還常常會跟 Mode (模式切換) 按鍵搞混。
另外很可惜 AF-S (單次對焦) / AF-C (連續對焦) 的硬體切換被取消合併了。
其他跟 D700 比起來差不多。
那接下來說說摸不到的、使用上的感受吧。
[ISO 2000。京都的先斗町是鴨川邊上料亭密集的小弄,很有一番風味]
隨著畫素從千萬出頭跳至三倍以上,
最擔心的就是高感光度時的表現了。
不過所幸的是,雖然 6400 以上之類的超高感光度不如 D3、D700 等,
正常所使用的高感光度一直到 3200 我都還可以接受,
而超高感光度如果是網路使用,在縮圖之後也不見得不可使用。
不過所幸的是,雖然 6400 以上之類的超高感光度不如 D3、D700 等,
正常所使用的高感光度一直到 3200 我都還可以接受,
而超高感光度如果是網路使用,在縮圖之後也不見得不可使用。
[澎湖的彩虹橋,ISO 25600 拍攝。這也是 D800 的極限了]
而三千多萬畫素的優勢在裁切時十分明顯,
讓人幾乎可以把小望遠鏡頭當大砲使用。
[站在岸邊,用 70mm 的小鏡頭拍攝,裁切後就可以得到這樣清楚的相片]
色調上,D800 的預設顏色不是那麼討喜,
低飽和對比的設定有比較大的後製空間。
自動白平衡在某些情況下偏冷,與一些網友既定的偏黃印象不同。
D800 真的很不錯。
細節豐富、寬容度高、畫素極大。
[同一張鬆餅相片,調整後就可口許多]
再來是存檔的速度也影響拍攝節奏。
因為畫素提高的因素,
D800 的檔案存取節奏跟 D3 / D700 慢了不只半拍,
何況使用 RAW 檔拍攝!
我曾經使用 Class 4 的 TOSHIBA 黑卡,
連續使用下幾乎造成機器當機!
為他準備幾張高級記憶卡看來是無法避免。
好在 SD 卡現在很便宜了。
[環尾狐猴就一副聰明的樣子。搭配小黑三拍攝]
電力上面,因應日本新法規推出的電池好似沒有前一世代來得耐久;
也有一說是高畫素在內部圖像處理上會比較耗電。
不過一整日的使用是不成問題的。
[看小孩吃東西就是特別好吃。日本挫冰的色素好多啊]
總得來說,我目前對於把 D700 換成 D800 沒有太大的後悔,
畢竟他的可玩性因為功能的強大而豐富很多。
但是個人對新寶貝的信賴感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,
總覺得還沒有那麼『人機合一』的感覺哈哈。
卻尚不能被 D800 取代。
我給這台相機一個『推薦』的評價,
不過個人覺得新手不要期待拿到了後就搖身變為大師。
其實我最有『相機是自己的延伸』的感覺的期間是用 Pentax *istD 的時候...
[鴨川與納涼床。乾淨的 ISO 2000]
Comments
說實在的,在現在我也還是很懷念用istds拍出來的照片(不是機子),可能裡面包含了很多我們濃濃回不來的歲月吧。
我想那些相片背後的時光才是讓人緬懷的所在吧...